4月8日,美国宣布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:原本800美元以下小包裹享受免税待遇,如今也被纳入征税范围——税率从30%提升至90%,6月起每件最高征税150美元。

 

这已经不只是“收点税”的问题。按目前测算,小包裹的综合税负接近外贸货物104%的水平。加上此前服饰、家具等品类关税涨至129%,一些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全托管模式,正面临严重挑战。

 

本就利润紧张的跨境电商行业,如今还要面对更高税负、更多限制,尤其是依赖平台、走小件直邮的模式,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做。我们不得不重新问一句:品牌卖家出海的第一站,真的还该是美国吗?

 

北美的“出海神话”也该翻篇了

 

过去十年,北美市场几乎是所有中国商家的出海首选。用户消费力强,平台体系成熟,支付环境稳定,只要上架、发货、投广告,就有希望做起来。但今天已经变了,那些曾经成立的商业逻辑,也在面临诸多挑战。

 

1bab65106baa5ff0de85fab548ef07f0_21b0fa9109.jpg

 

一睹跨境电商现状:

 

对于以上挑战,我们可以一睹跨境电商现状:

  • 花的钱越来越多,带来的订单却越来越少,很多商家连广告都不敢再烧了。
  • 商家不是不想守平台规则,而是“规则像盲盒”,守不守得住靠运气。
  • 所谓品牌,不再能抵挡一个平台折扣券的冲击。

 

最后就是关税这种不可抗力,这里要强调的是:对跨境商家而言,最大的风险不是涨多少税,而是你可能刚做好一个爆款链路,平台流量稳定、供应链压得也不错,但只要政策一变,利润模型就可能“从1变成0”。

 

当北美不再是默认选项,平台规则又越来越封闭,是否也该重新思考另一种出海方式?比如:有没有别的市场,还在增长?有没有别的渠道,可以更主动?

 

不是不能做电商,而是要换个地方和方式

 

电商的本质,是对消费趋势的响应。只要人还在买,市场就有机会。在北美越来越难做的当下,越来越多商家将目光投向了增长还在、竞争没那么卷的新兴市场,尤其是东南亚、中东和拉美。

 

366d6dd714f8fa69c160c4022af2e7fa_bbdd8bbba2.jpg

 

更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火热的中东市场,客单价高、竞争少,属于真正的蓝海市场。

 

img_v3_02le_125d0f59_48b5_49da_97a5_5b8e63a3fb5g_d9eec32e81.jpg

 

在这些新兴市场,商机确实在,但怎么做,方式也得换。以前做电商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“上平台”。但在平台,除了广告预算,还得承担一系列费用,加上仓储、履约、退货等各种杂费,整体成本会被拉得很高。对利润敏感的商家来说,这些“隐形成本”不容小觑。

 

于是,越来越多商家开始尝试另一条路径:自己建独立站、自己投流、自己运营——不仅能掌握节奏,也能把更多利润留在手里。这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办法,但对很多希望更主动掌控品牌和成本的人来说,确实是一个正在被认真考虑的选项。当然,建站容易,做通才难。

 

期间跨境商家,如何应对关税重击

 

面对高达104%的关税威胁,现在不是问“要不要做”,而是要问:在不确定的大环境里,怎么才能把生意做得更稳?

 

从我们接触的很多商家来看,大家的策略正在从“追高增长”,变成“降低依赖 + 提高确定性”:

  • 一方面是找市场: 尝试布局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等增长更快、竞争没那么激烈的区域;
  • 另一方面是换打法: 越来越多人选择自营渠道,不再把全部流量和利润交给平台,自己建站、自己投流、自己掌握节奏。

 

但独立运营说起来轻松,真要落地,第一步往往就卡在了两件事上:支付能不能收、汇率能不能稳。

 

1)支付打不通,生意根本跑不动

 

在国内,收款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;但在海外市场,支付方式不统一、结算周期长、合规要求高,常常成为商家最头疼的事。举几个例子你就能感受到差距:

  • 在菲律宾,GCash是几乎全民都在用的支付工具;没有它,用户甚至无法完成下单;
  • 在沙特,mada是本地银行卡体系,如果不接入,就等于“接不到本地用户”;
  • 在巴西,PIX是高频使用的即时转账工具,不支持它,你会发现整个流量“看得见,收不到”。

不仅如此,不同地区的结算规则、拒付风险、合规要求也不一样。做得好,是体验流畅、转化稳定;做不好,就是投流烧钱、订单流失、资金积压。

 

我们正在做的,是帮商家把支付这一步真正跑通:本地支付能接、多币种能收、风控合规能应对、资金回得来。生意不一定靠支付决定,但支付不顺,生意走不远。

 

2)汇率不稳,利润全靠运气

 

美元兑人民币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,短期内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,4月9日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突破7.42,目前市场对于汇率的预期普遍在7.5左右。

 

长期来看,贬值幅度受政策影响。加征关税可能推升美国国内通胀,进而延缓美联储降息步伐。从长远看,高利率会进一步扩大中美利差,从而施压人民币汇率。因此,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存在多重因素下的不确定性,无论是关税政策,美联储态度,中国稳定汇率的措施等等。对于商户而言,2025年维稳利润最至关重要的是汇率的确定性。

 

针对不同风险偏好,我们为跨境商家提供免费锁汇服务,支持短期与长期方案,操作灵活、随时启用关闭,帮助企业提前锁定汇率,稳住利润预期。

 

结语

 

这次关税政策,不是第一次,也可能不是最后一次。它提醒我们,做全球生意,不该把所有筹码都押在一个市场上。

 

美国市场仍然重要,未来也可能回暖,但眼下,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。对于很多独立站商家来说,找到当下能跑得通、能沉淀用户的新市场,比盯着一个越来越卷的入口更实际。

 

生意还得做下去,方向可以灵活调整。无论是想试水东南亚、布局中东,还是切入拉美,我们希望能为你提供一套稳定、合适的支付方案,帮你把“想做”变成“能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