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开斋节前后,都是穆斯林用户最活跃的一段时间。不光是节日氛围浓,消费需求也会集中爆发。大家会提前准备礼物、服饰、美妆,节后也会放松娱乐、玩游戏、看直播。整个斋月期间,线上交易变得格外热闹。

 

对做出海业务的商家来说,这段时间几乎是每年都要重点准备的“档期”。电商平台会提前做活动预热。今年的开斋节落在3月底,怎么在斋月和开斋节的热度中找到增长机会?我们接下来从几个角度展开讲讲:用户的消费习惯变了什么?电商的热度有多高?支付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?

 

电商热——在节前,也在节后

 

在开斋节临近的几天里,用户的线上消费热情会迅速升温,电商平台迎来真正意义上的“黄金期”。相比整个斋月期间的消费节奏,这个阶段的用户购买行为更集中、品类更明确,也更直接体现出节日氛围下的消费意愿。

 

人们通常会集中采购礼品、服饰、食品等节日必需品。从安装量、交易额到订单数,不同国家在开斋节期间的电商数据都交出了亮眼答卷。以下为三地的代表性表现。

 

34dec1e5473b74e4032af60bf531c06e_0b271f9b10.png
c1ad273a519665f05891b9a95242262a_86850dbeba.png
7b61dbbb716b89d9f6a3c18ced462128_84406a36c8.png

数据来源:Adjust 2024年斋月报告

 

节日氛围带来的,不只是消费热度,还有使用习惯的变化。斋月期间用户多在夜间活跃,这一生活节奏也延续到了开斋节前后,Adjust调研发现,App会话量的高峰普遍集中在晚间时段,尤其在节前2至3天,购物活跃度接近全年顶点。平台也随之调整运营节奏,从整点促销切换到深夜秒杀,客服服务、仓储发货等环节同步拉长响应周期。很多商家会把开斋节前3天设为最后的集中爆发期,而节后2至3天则作为返场期,承接节后消费的“余温”。

 

05a3af5c56bffff35f61fe8b41334fd7_ed41e1df8e.png

迪拜Max Fashion的特别活动:旋转赢取独家节日折扣挑战

 

消费心态也随之变化:节前更偏理性准备,精挑细选、比价下单;节后则转向情绪驱动,更偏好轻松、即买即得的商品。这种从“为家人准备”到“犒赏自己”的转变,正让开斋节的电商节奏呈现出明显的“两段式”结构。下面我们就从商品维度,看看在这段特殊时间里,用户真正买了些什么。

 

电商热门品类——节前实用,节后悦己

 

开斋节的消费节奏,也清晰映射在用户的购买品类上。节前以“实用+送礼”为主,节后则更偏向“放松+犒赏”,这一趋势在多个市场表现明显。

 

据The Daily Star调研,斋月初期到开斋节前几日,消费者普遍倾向于采购实用性强、节庆氛围浓的商品。印尼和孟加拉国用户集中购买食用油、糖、传统糕点、枣等基础食品类商品,销售增长显著。

 

节日正式到来后,消费重心逐渐转向美妆、香水、家居用品、零食等“悦己型消费”。

 

2a14b559237fb3d806f2d85968469542_030d6a602b.png

 

BYYD数据指出,不同地区在品类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。例如,沙特和阿联酋的服装、美妆和玩具类消费在促销带动下增长显著;而孟加拉国即便面临经济压力,开斋节期间电商订单量依然增长了40%至50%,其中节庆食品和传统服饰需求尤为突出。

 

75cc19ebe96262822b7c4dfe7b10200e_7288f74fa9.png
b2dca38c76b4db13fa06b4984c634359_c1a51dc60e.png

 

总体来看:节前更务实,主打准备与赠礼;节后更感性,偏好放松与自我犒赏。对商家而言,选品策略不能“一套打到底”,而要跟随节奏做出动态调整。尤其在斋月与开斋节这样“短周期、高强度”的节点上,选对时间、选对品类,才是真正的转化起点。

 

虽不在前台出现,支付却往往决定了交易是否真正完成。尤其在开斋节这样的流量高峰期,顺不顺、快不快、熟不熟,都可能成为用户“最后一击”是否下单的分水岭。

 

支付承压,稳住最后一步

 

开斋节期间,订单短时间内集中涌入,支付系统也随之进入高压状态。此时,支付不再只是后台操作,而是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转化的关键环节。

 

1、支持主流方式,避免“临门一脚”流失

用户结账时更倾向于熟悉的本地支付工具——在沙特是stc Pay和mada,在印尼OVO、GoPay、ShopeePay,而阿联酋用户则偏好信用卡和“先买后付”(BNPL)。

 

面对不同市场的支付习惯,出海商家必须兼顾覆盖广度与系统稳定性。PayerMax在中东、东南亚等地支持包括信用卡、电子钱包、银行转账等多种方式,帮助品牌减少因支付适配不全导致的转化流失。

 

2、联合钱包促销,激发节日下单

节日前后若能结合支付方式推出返现、满减、积分兑换等优惠活动,更容易刺激用户下单。

 

PayerMax与各地主流钱包和支付机构建立合作,支持商家开展贴近本地偏好的支付营销,实现“支付+转化”双重助力。

 

3、智能风控,保障交易安全

节日高峰同时也是欺诈高发期。PayerMax基于多年出海经验,构建了覆盖事前预警、实时识别、事后追踪的风控体系,结合反欺诈建模与行为分析,帮助商家在交易爆发期稳住资金安全。

 

结语

 

开斋节不仅是穆斯林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,也是一年当中最具商业活力的时间窗口。对出海企业来说,这不仅意味着销量的短期冲高,更是一次检验本地化运营能力的机会。从商品供给、营销节奏,到支付接入和风控保障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当地市场的节奏深度贴合,才能真正实现“应节而动”,撬动增长。

 

而那些真正能在节日中跑通链路、稳住体验的企业,也往往能把一次节日高峰,转化为长期的用户积累与品牌认知。这是开斋节带来的挑战,也是它给予的机会。